当前位置: 青海省通信管理局 > 新闻动态 > 企业工作

青海联通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发布时间:2022-04-22 17:16 来源:

4月以来,青海海东市和西宁市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感染人数骤然达到历史峰值。为全力抗击疫情,中国联通青海省分公司自觉担负起央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团员和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用现代信息科技力量助力地方政府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为人民群众构筑起科技防疫的“钢铁长城”,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

 

及时部署,强化责任落实。青海联通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召开多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推进会,要求全体干部员工将思想统一到公司党委疫情防控部署上来,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齐心抗疫、共克时艰,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防控疫情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以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之中,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更高品质的信息通信服务,全力解决人民群众信息通信生活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打赢这轮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联通力量;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紧急统筹调度资源,开展线上访谈摸排,扎实解决群众和政商企单位在信息通信方面的困难,认真践行央企责任,积极扛起使命担当,筑牢疫情防控的“科技护盾”。

 

迅速响应,彰显联通速度。面对紧急的疫情防控需求,青海联通第一时间出动网络保障人员75人次,应急通信车2辆,其他保障车辆8辆,组成11支现场网络保障队伍奔赴核酸检测现场,2支应急保障队伍机动支援,3支网络后台监控队伍密切关注全市网络运行情况,为现场保障队伍提供保驾护航。同时迅速收集356个核酸检测点明细,运用打点系统,对覆盖每个检测点及重要场景的1038个4G基站和445个5G基站进行实时网络监测,运用大数据平台精准洞察核酸检测点网络覆盖、容量状况,同步启动自动分析、自动扩容,以容量最大标准,完成小区扩容101个,制作功率、负载均衡、大话务参数脚本107个,为第一轮核酸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网络保障;西宁联通紧急制定7×24小时网络运行及安全监控机制,织牢群防群控的通信网络,全力确保政府单位、医疗机构、核酸检测点等重点区域通信畅通。抽调维护车辆15台,动员无线组、动力组、应急组等人员组成的党团志愿服务队前往核酸检测现场开展信息通信网络支撑保障。同时对疫情封控区域进行拉网式优化测试、紧急扩容,保证所有区域4G/5G网络无拥塞。海东联通迅速组建党员干部突击队,紧急协调各方资源,主动联系市、县卫健委、防疫办等单位,运用物联网、云端技术,全力构筑疫情防控信息化防线。

树起党旗,擦亮身份底色。疫情无情,联通有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阻断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坚决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青海联通党委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组织党员和团员青年投身抗疫志愿服务。他们带着使命和担当,毅然奔赴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当中,让“联通红”成为抗疫队伍中最耀眼的颜色之一。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坚守,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他们肩负使命和责任,为人民群众筑牢疫情防控信息通信网络的严密防线,守住防疫安全底线。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青海联通组建27支党团先锋队、3支志愿服务队,共计271人奔赴一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心怀“国之大者”情怀和“为民服务”的初心,奔走在抗疫战场的最前线;他们是万千普通市民中的一员,更是青海联通“人民邮电为人民”优良传统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驻村值守,为民排忧解难。青海联通委派湟源、大通等县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带领村干部和党员,为群众筑起一道道牢固的疫情防护线。他们利用“云填报”打出“党建+疫情防控”组合拳,与村组干部分工负责、按组包干,他们划分出疫情防控“十户联防”网格,不分昼夜对返村人员及探亲人员逐户摸底排查;充分利用村委“大喇叭”、微信群、入户排查等方式,加强对村民政策宣传和防疫科普。同时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民心民意,及时为脱贫户申请临时救助资金,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青海联通驻村工作队,切实把捍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作为第一要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始终让党旗在乡村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勇担重任,以科技战疫情。青海联通依托中国联通集团的丰富资源和研发力量,重点打造防疫系列产品,通过智能化设备与信息系统,为疫情防控增添科技力量,智战疫情,筑牢疫情防控信息科技网。一是通过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平台、云填报、云视频等多种防疫数字产品应用,及时有效发布防疫政策、重点事项、健康常识等信息,极大提升防疫宣传工作效率,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专业防疫数据应用支撑。二是快速研发“人口信息登记平台”和“疫情防控信息登记平台”,进一步织密疫情防控网,为科技防疫提供精确数据支撑。智能信息平台替代原始的人工登记,工作效率、统计精准度匀速提升;同时无接触的信息智能识别技术,缩短了卡点、社区人员登记流程,避免直接接触,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目前已在重点防范区域、23个社区和22个乡镇完成平台宣传工作,录入人口登记信息近30万条,录入疫情防控信息10余万条。三是运用物联网智能门磁报警系统,实现隔离点的人员进出预警,有效保证“不漏管、不脱管”;并准确掌控隔离点情况,隔离人员管理实现有序高效,做到“底数清、动向明”;便捷的远程管理、多级防控功能,在实现群防群控的同时又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此外还有5G智连专线、政企彩铃、来电名片、数言舆情等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智能化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应用为西宁市、海东市13个区县遏制疫情蔓延发挥了积极作用。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